猜迷语,读唐诗,学汉语  奥斯汀长城中文学校六年级老师 司志明

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瑰宝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读唐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、陶冶情操,还可以学习汉语。这对生活在海外的孩子们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唐诗一般篇幅短小,特别是绝句,只有四句,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,特别适合于青少年诵读。背诵一定量的唐诗,不仅可以学到历史文化知识,而且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汉字词汇量,为今后的中文阅读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  怎样才能指导孩子们学好唐诗呢?唐诗固然很好,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。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文化背景知识,很难准确领会和把握诗中要表达的意境。这对生活在国外的孩子们尤其困难。时间一长学生们很容易对学习唐诗失去兴趣。而学生们一旦失去兴趣,就很难让他们进一步学习了,更不用说从中获得知识和熏陶了。那么怎样才能既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,又能学好唐诗呢?根据孩子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,结合唐诗中有很多咏物的诗篇,有些咏物诗就象一个迷面,等待着读者去揭开迷底。因此,我在唐诗教学中尝试了通过猜迷语学唐诗的方法。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,同学们学习唐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,学习效果显著。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例子,与大家共同学习。

  晚唐时有个诗人皮日休,他写过一篇咏螃蟹的诗。诗中写到:“未游沧海早知名,有骨还从肉上生。莫道无心畏雷电,海龙王处也横行。”多数同学看到这首诗,都觉得很有意思,并能很快的猜到这首诗写的就是螃蟹。还有一首写蜜蜂的诗,学生们猜起来更加容易。“不论平地与山尖,无限风光尽被占。采得百花成蜜 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?亲爱的读者,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?

  另外,我还给学生们介绍过两首咏物诗,写得也非常巧妙。一首是李峤写的。“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”另一首是虞世南写的。“逐舞飘轻袖,传歌共绕梁。动枝生乱影,吹花送远香。”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全诗并没有提到一个风字,就象是两个迷面,等待我们去猜想、解答。学生门对这种通过猜迷语学习唐诗的方法,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。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的猜到迷底。在此基础上,我再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诗中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意境。这样一来,对唐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介绍就不至于太枯燥乏味,收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。